夏谷鸣:教育就是办好两件事——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 | 思访谈
连接改变教育
近日,小思专访了“英语大咖”夏谷鸣校长。夏校长首先提出了三个观点:任何教育变革都是一种evolution(进化、演变),而不是revolution(革命);教育者应关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特点,因为教育就是在为其所处的社会培养人;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理解外来文化、包容文化的多元性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、辨别异族文化的糟粕。
文、编 | 王永倩
在英语教学改革界,有一位鼎鼎大名的校长。
他主导的校本英语教学改革,远早于国家于2001年主导的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“新课改”。
他强调“语言并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工具,更是思维的工具。”
他主张“外语教学应该以文化为导向。”他金句频出,他的课堂被学生口口相传。
他就是夏谷鸣校长。
夏谷鸣
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,教育部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》修订组核心成员,教育部“国培专家库”首批专家,浙江省中小学外语教学学会会长。
在“第一届跨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外语教育研讨会”上,小思专访了夏谷鸣校长。
Q=顶思记者
A=夏谷鸣
Q:“未来教育”在国际教育圈仍旧是个“热”词,在您看来能够面向未来的学生都应具备哪些品质?
A:未来不应该与现在,或是过去割裂。因为现在有一种倾向——未来世界将是颠覆性的,不需要传统的东西。
我认为:任何教育变革都是一种evolution(进化、演变),而不是revolution(革命)。展望未来首先应该立足于当下,承接过去。教育,无论是哪一个年代,哪种时代,其本质是不变的,就是培养人。人的一些基本品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。我们现在强调国学,其实就是重温过去的经典,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谦卑、敬畏、责任、诚信等永恒的品格,并不会由于未来的变化,就不需要了。
所以,我认为,未来与当下、与过去是继承、渐变的关系。在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方面,我们应该积极总结过去,反思当下,扬长避短、扬长补短而后继往开来。
第二,教育者还要关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特点,因为教育就是在为其所处的社会培养人。上世纪末,为了迎接新世纪,世界各种组织机构,许多国家,有关专业人士都在思考未来社会的走向。
在上世纪末,“知识经济时代”是一个热词,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“知识社会”概念。这些都是用来描述未来的社会。人类社会的发展从狩猎采摘社会到农业社会、又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,现在正走向知识社会。
那么,“知识社会”有别于“工业社会”的主要属性是什么?“知识社会”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这是各个教育学者所要思考的。
1996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《学习:内在的财富》,提出了学习“四大支柱”问题,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人类未来和学习问题的理解。
2003年,又增加了一个“学习”。这样形成了学习的“五大支柱”,即学会求知(learning to know)、学会做事(learning to do)、学会共处(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)、学会做人(learning to be)和学会改变(learning to change)。
2003年 ,经合组织(OECD)便构建了“人与工具,人与自我,人与社会”的三大领域九项核心素养的框架。
2007年,《21世纪技能》一书,提出21世纪美国教育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技能。
所有这些说明,在知识社会初期,很多国家、组织机构,都在关注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型。中国在2014年起动了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研制,确认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。
无论是中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还是西方的关键能力模型,有许多共性的内容,也有各自的个性特点。作为教育者,一定要明白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,以及所需要的人才模型。
在传统教育过程当中,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,缺乏獨立的思维。老师、家长进行的是保姆式教育,先将知识消化了再“喂给”学生。这种教育是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。现代教育的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,包括逻辑思维、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。
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,人们运用概念、判断、推理等心智活动,认知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。但逻辑思维得出的结论与现实情况不一定一致,所以还需要有批判性思维。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和求证。
我们一方面要培养质疑精神,敢于问问题,另一方面还要提高求证能力,求证观点的真假。无论是逻辑思维,还是批判性思维,其目的不但是为了发现问题、处理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究创新,探究世界,创造未来。
第三,文化一词的英文是“Culture”,来自拉丁语,其本意是指人为了自身的生存,对土壤进行耕耘、加工和改良,后来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提出“智慧文化即哲学”,将物质上的文化引申到精神上的文化,即指改造、完善人的内在世界,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。
由此可见,文化在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,精神文化该如何跟进,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。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,我们面临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民族文化。世界是多元的,一旦把国门打开,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各种异族文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本土文化、如何看待外来文化,又是我们教育者该思考的课题。
以前,全球化概念不强的时候,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没那么频繁,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不太会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。但随着国门的打开,年轻学生看到、听到、体验到各种异族文化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引导学生理解外来文化、包容文化的多元性、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、辨别异族文化的糟粕。
与此同时,也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我们本民族的文化、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我们的教育不能把我们下一代培养成只注重西方思维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公民,也不是培养所谓的世界公民。我们要培养的是中华民族的公民。
Q:您一直强调“外语教学应该以文化为导向。”,您对现在许多学校在做的“中西融合教育”有什么看法呢?
A:在我看来,中西文化融合不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简单地揉在一起,而是立足本土文化,学习、理解、包容外来文化。文化有其共性,也有冲突。共性文化不难理解和包容。难是难在文化的差异和冲突。所以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中,我们要教育学生文化差异的存在和文化冲突的根源,只有这样,学生才会知道如何避免,才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、沟通、合作。
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着盲目引入外来文化,生硬粗暴地结合在我们日常教育之中的现象。譬如洋节日。
感恩节(Thanksgiving Day)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的一个节日。其实很多人对感恩节不了解——感恩到底感恩什么?在史料中其实存在两种说法。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当时的清教徒到北美以后,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,第一年获得了丰收,为此感谢印第安人。而在史料中,还有另外一种相反的说法。传闻印第安人是不承认前一种说法的。清教徒到了殖民地以后,大量掠夺土著人的土地,屠杀土著人,掠夺资源,最后站稳脚跟。他们感谢的不是印第安人,而是God(上帝)。我个人更倾向于相信后者。
举这一例子就是想要说明我们要怎样理解文化。一旦真的理解了感恩节的文化背景,我们还要过这一节日吗?当然,我们也无需反对北美过感恩节,这是他们的文化,我们应该理解、包容、接受。
所以,我认为,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,但更多的是差异,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。这些差异是不可能也不能全部融合的。我们所要做的,就是立足本土文化,理解、包容异族文化,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。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保持的一种态度。
Q:您提出,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四种教育: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自我教育,可以具体聊聊嘛?
A:家庭教育其实在许多家庭中都缺失的。现在的父母实际在做的事,是学校教育,送孩子去辅导班,给孩子买各种辅导书,监督孩子做功课……这些都是学校该做的事。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给孩子启蒙教育——诚信、责任、谦卑、敬畏、善良、爱心等基本的做人价值取向。
学校教育也走的有些偏,许多学校纯粹为了分数进行教育,没有考虑到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。基础教育阶段正好是一个人的少年儿童阶段。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。这个年龄的学生极其需要通过专业人士来进行教育、培养,在学习能力、思维能力、人文素养、科学精神、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,为不可知的未来做好准备。
而社会教育,就是大环境。社会教育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度,培养其社会责任心,关注社会的发展。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大,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也要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过着穷苦的生活。所以在学校课程中,有了社会实践这门课,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社会。
学校,其实就是一个模拟社会的场所。学校制定各种规章,想方设法不让学生犯错误。我的观点倒是相反,我认为,学校应该让孩子有机会犯错,但要让学生懂得,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,就要接受惩罚,同样错误不犯第二次。
真正促进一个人的变化应该是其自我教育。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最终都是通过其自我教育发生作用。教育的成功,最终也是培养人实现自我教育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孔子所说的“慎独”,也就这个意思。
Q:您觉得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?
A: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位学习者。
第二,一名优秀教师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。在学校建立eco-classroom(平等课堂),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,不居高临下,也不忘了自己是一名老师。老师要清楚自己肩负着教育人的责任。
第三,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。家长考虑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,一名优秀的老师会与家长保持沟通,让家长放心。
另外,就是要对教育抱有激情,有智慧,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等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对教师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。
从学科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,其实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会慢慢弱化。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,导致知识来源越来越广。老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,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。但从教育功能角度来说,老师要更加善于组织、引导、帮助学生进行学习。
Q: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您这么多的丰富的教学经验或者管理经验,您可以用一句什么样的话?
A:教育就是办好两件事——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。
从国家层面来说,“有教无类”随着教育的普及已经在实现。但是从学校角度来说,我们还远远没做到“有教无类”。
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学校招生,没有任何考试。家长带着孩子来,我们进行面谈,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设计一份培养的个性化方案,而这份方案也会随着孩子的发展不断改进。家长同意这个培养计划即可入学。
但现在学校招生都只想招收优等生,有些学校在面试时,不惜恐吓、打击、挖苦,吓退他们认为的差生。这完全违背教育者的良知。
真正的“有教无类”,应该是一视同仁,对待每一个孩子。做到有教无类后,我们再实施“因材施教”,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,让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得到激活。这样的教育才是我理想中的教育。
相关链接: